專欄文章 Back

爭一時更爭千秋,為當代留駐永恆---清涼音廿週年的展望

陳三峰老師

2011-02-24

  假如時空可以倒轉,讓您能夠親睹孔子殷殷教誨的風采,或者親聆佛陀、耶穌、穆罕默德等聖哲、先知的智慧話語,那將是多麼神奇美妙的體驗。然而,哲人已矣!我們也只能從流傳下來的文字典籍裡去捕捉其翩翩身影,去領略其妙語禪思。

  不過,幸好還留下來文字,讓後人得以承襲前人經驗,學習古人智慧;繼往開來,人類文明才能持續進化發展。而這就是文化深耕的重大意義與價值!

  深耕文化,我們得永遠思索兩個課題。一者,如何從傳統汲取更多菁華,活用於現代?再者,如何把握現在,將當代的智慧精髓流傳於後世?

  要知,留不住的不只有時間,還有隨著時空鋪陳的人文薈萃;因此文化事業就是,今日不做,明日或許沒感覺,明年、後年不做,也許無關痛癢,但十年、廿後,甚至五十年、百年後再來看,後悔之感必會與日俱增。

  因此有人說,文化是一種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而這也就是走過廿年歲月的清涼音自始堅持不懈、持續精勤深耕之所在。

  您能想像百年後、千年後的人們,只要願意學習,就能與前人、古人連結;而且不只透過文字,還能一睹風儀、聆聽聲音,隨時隨地來場視訊教學嗎?在錄音、錄影技術未發明前,這或許是天方夜譚,但在已邁入「雲端」科技的當今社會,這早已司空見慣。但問題是,科技不斷進展,人文素養卻未相對提升,社會問題反而層出不窮,缺乏更多良善、健康與正向的內涵。想想看,連上網路、打開電視、攤開報紙,人們常連結上的是成長的、學習的、溫馨的內容,還是令人看了之後,心情更加混亂、憂慮呢?

  只願人們連結上的是更多的真善美,更多成長學習的喜悅;透過科技為人性添加更多美好的內涵,這是清涼音廿年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信念。展望未來的廿年,甚至更久的歲月,我們仍將堅持此一信念,舉辦更多優質講座,以文化、教育深耘人心,並推出更精緻的作品,為當代留駐永恆。期許在每個地方,打開清涼音,受創的心靈都能獲得療癒;在每個時刻,聆聞清涼音,疲憊的身心更能得到撫慰和力量。

有詩云:人間清籟不多有,塵世煩囂幾時休,敞開心懷樂學習,處處盡聞清涼音。


※請尊重著作權,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