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樂在工作、享受工作

蔡長鈞教授

2020-06-17

  如何樂在工作?不是放縱自己的慾望、滿足自己需要才叫快樂;而是能同時作到「三不ㄐㄧㄠˋ」──不比較、不計較、不亂叫;進一步帶給更多人更多的快樂,那就能成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而且,在別人還沒感受到我們帶給他們的快樂時,自己就已經先感受到快樂的氣氛了。例如,當你準備迎接貴客至家中聚會前,你先在客廳點上精油蠟燭,或灑上一些香水,滿室生香,此時當主人的您,在客人蒞臨之前,就已經先感染了一身的馨香。相反的,當我們拿著一堆的泥巴,意圖去丟擲報復別人時,在對方還沒被我們丟到弄髒前,我們的手就已經先弄髒了。同理,當我們企圖羞辱別人之前,自身的人格早已受到踐踏。
 

  處處為別人著想,處處帶給別人快樂,我們會先沉醉在快樂的境界裡。就如同「讓愛傳下去」(Pay it forward)這部電影情節一樣,劇中一位社會學老師,要求所有的學生在學期末繳交一份如何對社會有貢獻的期末報告。片中的童星主角實在是太富有創意了,他將「愛」同時傳遞給不同的三個人,並要求對方再將它傳下去,像極了現在的直銷手法,效果也的確無遠弗屆。不同的是,這位學生傳送的是無盡的愛與快樂。電影雖然是以悲劇收場,主角童星不幸失去生命,然而卻有許許多多素未謀面的人,來到家門口為他哀悼,這些人正是當初接受他所傳遞「愛」的對象而受益的一群人,如今都滿懷感激的前來哀悼與回饋。這不正是古德所云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人恆敬之」之最佳註解嗎?
 

  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將如何地回應與對待你。就像我最近一直極力倡導的「鏡子哲學」,這不是要我們去注意臉上痘子是不是又增加了一顆,也不是要我們去煩惱頭上的白髮是否又多了一根,請捨棄外在的表相,多注意內在的心靈。看著鏡子和自己的內在溝通,今日的我是否較昨日成長快樂?注視著鏡中的自我,脾氣是否較昨日改善?每一天我們看著鏡中的自己,不忘提醒自己要成長,給人希望、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給別人的全是愛語與激勵,這樣的人將日復一日活在天堂之中。以別人為鏡。我們對著別人微笑、釋出善意,他人勢必也會對著我們微笑。就好像我們對著鏡子微笑,鏡中所反射出來的,絕對不可能是對著我們哭喪著臉的,是嗎?
 

  當我們先關懷別人,別人才會關懷我們,千萬不要一味地要求另外一半、父母、兒女要先來關懷自己;我們如果沒有先尊重別人,要如何去要求別人尊重我們呢?各位不妨深思,為何婆媳間的戰爭一直是千年來的公案,更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呢?如果當婆婆的肯將媳婦當作自己的女兒看待,婆媳關係怎麼會緊張呢?所以,請回歸「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真諦,將身邊的人視同己出,不藏私地「把愛傳出去」。
 

※本文節錄自蔡長鈞教授《美化人生掌握生命》,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連結原址分享。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