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台灣諺語談理財(01)

賴憲政老師

2014-07-07

一、目金錢佇做人
讀音:bak kim tsînn tī tsò âng
意義:比喻人很現實,眼中只有金錢和利益。

  賴老師講給你聽:形容這種現實狀況的諺語還有很多,例如:「有錢烏龜座大廳,沒錢秀才人人驚」,就算是戴綠帽的男人,只要有錢,人人都會請他進入大廳、坐上大位;「有錢講有話,無錢講無話,番薯拜佛,同款跋無杯」,別人大魚大肉,願望就可以實現,用番薯當供品拜佛,就連跋杯,都跋不到杯。難道連神明都是那麼現實的嗎?當然不是。神明都是慈悲的,怎麼會因為供品的貴賤高低,來決定要保佑誰嗎?這些諺語說來似乎有些誇張,但是都生動地點出現在的社會,不是人在做人,都是錢在做人。有錢說話就大聲,沒錢說話都沒人聽。

  你看有錢人的金孫,就算長的再醜,人們都會說「將才」;就算「叩頭」,大家也會說「前叩金,後叩銀」。但窮人的孫子就不一樣了,同樣是叩頭,別人看了就說「前叩衰,後叩狼狽」,你說怎麼差那麼多?只因一個字——錢,有錢跟沒錢的差別。

二、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讀音:pîn ku nāu tshī bô lâng,hù tsāi tshim san ū uán-tshin
意義:貧困時無人聞問,富貴時車馬盈門。形容人情冷暖,嫌貧愛富。

  賴老師講給你聽:宋朝的第一位狀元叫做呂蒙正,住在洛陽,家財滿貫。有一天,呂蒙正的父親聽算命師說:「雖然命格奇特,以後會功成名就,但是少年要先過勞碌的日子。」呂蒙正的父親擔心富有的家庭背景會讓呂蒙正不思進取,就在臨終之前,變賣所有的家產,捐給尼姑庵,並把呂蒙正託付給尼姑庵照顧。

  但是日子一久,尼姑庵的住持開始嫌惡呂蒙正,最後,呂蒙正就流落街頭,乞食為生。有一年過年,呂蒙正想要祭拜灶神,但是窮到連一塊豬肉都買不起,便去跟豬肉販賒帳。煮好豬肉湯之後,豬肉販竟然後悔,衝到呂家把那塊豬肉拿回去。呂蒙正在心灰意冷之際,便說:「一碗清湯詩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帝如問人間事,亂世文章不值錢。」

  但就是在這種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讓呂蒙正奮發向上,終於考上狀元。那些本來看不起他的人,個個都改變態度,對他阿諛奉承。這就是現實的社會,「錢若有,毋驚世事」就是這個意思,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便萬萬不能了。

三、馬行無力皆因瘦,人無風流只為散
讀音:bé kiânn bô lat kai in sán,lâng bô hong liû tsí uī sàn
意義:馬因為太過瘦弱,所以走不動;人不是不想要風流,而是因為貧窮,沒有多餘的財富享樂。

  賴老師講給你聽:我發明了一句話:「男人有錢會變壞,女人變壞就有錢。」剛好可以為這句諺語下一個註解。很多人不是不想玩樂,而是沒錢玩樂啊。安逸享樂的生活,是大家都想要過的。如果一個人非常有錢,卻還是能夠節儉度日,那真的相當了不起。尤其是像暴發戶,一下子突然變得很富有,便忘記了曾經辛苦的生活,開始奢侈揮霍,等到發現自己又坐吃山空時,已經來不及了。又加上之前過的日子太過放浪,真的要回到縮衣節食的方式,日子便比原來貧窮時更難過得下去。這就是古人常說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本文節錄自賴憲政老師《重溫老祖先的智慧---憲哥講台灣諺語》,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