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成為優質父母的第一堂課---情緒管理

黃秋蓉老師

2007-10-31

  『現代父母難為』,這是很多父母親共同的心聲。一天,有個媽媽跟我說:『 黃老師,我是不是有毛病啊!上班的時候,很想孩子;可是回到家裡,只要孩子稍微不聽話,就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而破口大罵,事後想想,又覺得孩子很無辜。尤其是每次當孩子哭完,跑來抱我的時候,心裡就覺得很愧疚。我也常告訴自己不可以隨便發脾氣,但還是無法控制,怎麼辦 …。』

  我曾看到一個非常經典的對話,有一天,一個孩子對媽媽說:『媽媽!妳今天好漂亮。』媽媽說:『為什麼?』『因為媽媽今天都沒有生氣。』原來擁有漂亮很簡單,只要不生氣就可以了。從這個對話當中,我們聽到孩子在告訴我們什麼呢?原來將情緒管理好,就是成為優質父母的第一個步驟 。那麼要如何管理情緒呢?而當情緒沒有管理好的時候,對家庭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由於現今社會及經濟結構面的改變,大部份都是雙薪家庭,父母親白天在職場上忙碌工作,晚上回去可能大多還要煮飯、燒菜、照顧孩子,從早到晚都處於上班的狀態,而且晚上的班比白天的班還要累,最後好不容易將孩子擺平,自己也累倒了,第二天早上大人趕著上班,孩子趕著送保母家或學校,在雞飛狗跳中又開始忙碌的一天……。好不容易等到放假日,又要忙著打掃家裡、買菜、帶孩子上補習班、才藝課…等等;好像永遠有忙不完的事,完全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當一個人這樣長期處於緊張忙碌的狀態時,容易造成慢性疲勞症候群,而引發身體上的不適,進而影響到情緒的穩定性。因此只要稍不如意,就會顯得不耐煩。有時候我們對孩子發脾氣,並不是因為孩子犯了多大的錯誤,他的行為往往只是一個引爆點,不是真正讓我們生氣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這兒我要提醒各位父母親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先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當然,要將情緒管理好就要先懂得愛自己。想想看,如果我們常常覺得為家人犧牲,而沒有得到適度的回饋時,就容易因犧牲而引發抱怨,其實我們來個將心比心,如果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有人在旁邊發牢騷、碎碎唸、抱怨東抱怨西的,那時候就算是山珍海味也會難以下嚥,當每一盤菜的菜名都變成『囉唆』的時候,要你吃飯配囉唆,你吃得下去嗎?

  事實上,犧牲不是個好詞,也不是一個健康的心態,犧牲的背後往往是代表著一股傲慢→因為我認為我可以做得比你好,我才能為你犧牲。根據心理學家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人的生命是一種追求自尊的過程』,所以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常會渴望被他人認同及需要,因此就會想辦法多付出,希望得到回饋的滿足,無意間去到了犧牲的位子。

  時間久了,內心的不平就會慢慢累積成一種負面能量,導致情緒一來的時候,容易口無遮攔,而遷怒到身邊的人事物→為了一點小事夫妻就開始爭吵,結果呢!就容易演變成一種場景:爸爸罵媽媽,媽媽打小孩,小孩打小狗,小狗追小貓,小貓在情急之下跑到床上撒泡尿。這樣的家庭,每天都處於戰爭狀態,孩子在這樣的情境中成長,容易產生適應度欠佳的狀況,而沒有安全感、自我價值低落。

  家庭是影響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場所,我們希望孩子將來具有競爭力,父母必須隨時保持一顆愉快的心,因為快樂自信的父母,才能教養出快樂又自信的孩子。

※請尊重著作權,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