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談判怎樣才能雙贏?

劉必榮教授

2008-06-27

  記者來訪問,問到雙贏談判到底可不可能的問題。聊著聊著,發現這個問題愈談愈深,有必要在這裡比較完整地寫出來,和有興趣的朋友一起討論。

  首先,為什麼可能雙贏?因為雙方贏不一樣的東西。我在很早的書上就舉過這個例子:我在你們家附近開超市,為了招攬顧客,我把價錢壓得很低。你們買到便宜的東西,很開心;我因此取得了你們社區的信任與接納,我也很開心。這就是雙贏,雙方贏不一樣的東西。在特定時空下,各取所需。

  雙贏,也是一種心態、一種素養。只有雙方都有「贏者不全贏、輸者不全輸」的內在修養,談判才有可能雙贏。不然強者人人都想獨贏,誰跟你雙贏?宋朝蔡襄的詩句:「花未全開月未圓」,講的就是這種內在的自我節制。

  當然,要達到雙贏,不能光靠我們自己的修養,有時還必須用時間去燜對方,挫挫他的銳氣,讓他放棄獨贏的想法,接受雙贏的結果。另外,運用談判戰術,去改變對方的價值位階也很重要。比如我們在爭兩個東西:A和B。A在優先順序的排列上,是我的must,但卻只是你的want。B是我的want,但卻是你的must,於是在「求異」的原則下,我們就可以交換,你給我A,我就給你B。

  可是如果雙方的must和want都一樣呢?那就衝在一塊了,怎可能雙贏?這時就必須設法說服對方:對他而言,A在「此時此刻這個時間點」上,沒那麼重要,最多也只是個want而已,夠不上must。只要他被說服,價值位階改變了,談判就有可能雙贏。

  談判的結果,如果和對方的期待差太多,即使對方沒有輸,他還是不會認為那是雙贏。有一個學生告訴我他打工的例子:一個公司辦活動,徵求工讀生擔任幾天的現場助理,言明工讀費台幣三千到五千。結果活動結束,廠商給這個學生三千五百塊。學生很生氣跑來跟我說:"老師,他們根本就是欺負我們同學嘛。如果只給三千五,他們當初講三千到四千就好了,講什麼三千到五千?多出來的部分根本就是白講。"

  如果你是商家,你也許也很不平: "三千五是在三千到五千的範圍內啊!"話固然不錯,但和一般人的預期有落差。談判理論有個概念叫"焦點"(focal point),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點。大家都預期到,談判協議可能會落在那個點。其中,"中數"和"整數"就是兩個焦點。所以當店家說,工讀費三千到五千的時後,學生的期待多半會落在中數之上,也就是至少得有四千。只要最終的結果低於這個數字,都和談判者的期待有落差,也都會讓他覺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自然也不會認為談判結果是雙贏的。

  我方讓步的速度,也會影響到對方的輸贏判斷。如果我們讓步太快,對方會覺得沒有成就感。最後就算他拿到了原來想要拿的東西,但是因為我們讓步太快,他也會懷疑其中是否有詐。就好像你去買東西,問老闆:"這個東西多少錢?"老闆給了數字之後,你說:"打八折啦!"老闆很爽快地說:"好!"你會很高興嗎?未必吧?很多人會想,這麼快就答應,不知後面賺多少?早知道就要六折了!

  談判就跟唱京劇一樣,上場下場都有戲。如果要讓對方覺得他談得不錯,我們的讓步絕不能太快。而且下場的時後,也絕對不能喜形於色、得意忘形,這會讓對方很不安的。最後,再談一下我們自己的心態。作一個談判學者,我常說,我只能判斷你談得好壞,但是不能替你決定輸贏。因為好壞是客觀的,輸贏是主觀的。

  我在書上也提過這個例子:2005年春節,我們全家參加個旅行團,到印度過年。有一天晚上,團員們到下榻旅館對面的百貨公司買土產。其中一個攤位是賣羊毛圍巾的,另一個賣大理石大象等紀念品。

  這群太太們問賣圍巾的多少錢,對方開價四十美金,結果一殺、殺到二十塊,太太們大樂,紛紛搶購。這時我就看到旁邊那個賣大理石紀念品的老闆,眼睛滴溜溜地看著這群太太。我想就算他不會講中文,猜也猜得出來她們在講什麼:打對折耶!

  所以等到這群太太們買完圍巾來買大理石紀念品的時候,假如一隻大象原本定價二十五塊美金,當這群太太們問他多少錢的時後,你認為這個印度老闆會說多少錢?至少五十!對不?為什麼?因為他知道這群太太一定會砍一半,所以就把價錢調高一倍。

  這群太太為什麼會砍一半?因為她們學習了成功的經驗。那印度老闆又為什麼會漲價漲一倍?因為他也在學習。學什麼?學"這群太太們是怎麼學習的"。這在談判上是很重要的概念:我們常會重複成功的戰術。所以如果你知道你的談判對手過去用哪一種戰術經常成功,那大概也可以預測,這次他大概也會用同樣戰術。

  不過這裡我想強調的不是學習理論,而是輸贏的判斷。當這群太太們喜孜孜地,在大理石攤位也砍價砍一半的時後,她們一定認為自己是贏的。印度人自己一定也在偷笑,因為他早已把價格調高一倍,所以他也是贏的。

  你如果問我,這是雙贏嗎?我的答案是,雙方皆大歡喜,這就是雙贏。只要這群太太們覺得,買隻大理石大象回家擺設也滿好看,而且價錢沒有超出自己的預期,也還能接受,就可以了。但如果你問我她們談得好不好?我的答案則是不太好。因為如果這群太太們看到印度老闆注視她們的眼神,心裡就應該有數,過來買大象時,就應該砍得比半價要多。這才是一個有概念的談判者。

  可是你也不必從此就疑神疑鬼,明明拿到一個很好的價錢,卻總是在那裡懷疑: "只有錯買的,沒有錯賣的,老闆這一筆不知道賺多少!" 結果弄得自己很不愉快,這也大可不必。我不是講了嗎?只要東西你喜歡,價錢能負擔,而且沒有出乎你的預期,就可以了。

  人生嘛,高興就好。


※本文節錄自劉必榮教授部落格,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