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知識是否一定是力量

高志斌老師

2021-07-26

  當一個人讀了一本書之後,若有所悟,感知上,他與作者有某一程度上的聯繫,當一個人讀了一句成語之後,忽然間了解到「原來如此」的道理之後,似乎也達到柳暗花明的境界,上述兩種狀況都離不開閱讀…。

  開卷有益並不意謂著作者所講的你都必須同意,所敘述的閱讀者全都了解,寫書的人也許是三四千年前的古人,那時代的筆法、用詞的方式,就跟現代人有很大的不同;那怕是民國前明、清兩代的著作,現在拿來賞讀依然有如墜五里霧之迷茫,更何況非自己文化圈內的書籍,如歐洲、美洲、阿拉伯世界、東亞的日本、韓國等…史藉繁浩如星羅佈列無法盡數。

  所以一個人在六歲啟蒙以後,按學校分列的學科,循序漸進地在成長的歲月中,接觸到各類不同學科知識的啟發,而展開了一段人生的理性之旅。古人言:學然後知不足,就是最好的知性不足的良性回饋!「盡信書不如無書」更是闡明了如果理論不能跟現狀的實用性結合,那也是書上學來終是淺的結論,故而一個人是否能在學校的制式教育中打下一般的基礎,其實是至關重要的。那不只是專長的確立,也是廣泛興趣的培養及人際互動的學習,闡明了師生的基本關係與實質的作用。

  歐洲自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以來,七百年間,百行業中不曉得出了多少出類拔萃引領風騷之輩,這固然跟印刷術的傳入西方有著莫大的影響,實際上也跟當政者熱愛知識,堅持教育及教會工作者的支持有極大的關係。普魯士在一八二0年開辦全民義務教育,全歐洲在一八七0年全部啟動全民義務教育。歐洲在德國的引領之下,朝著沒有文盲的高級公民社會邁進,把民主、科學、文化、藝術透過知識的扎根,讓歲月來薰陶,用自己個人生命的價值來確立每一個人的人生方向。

  美國更早在十八世紀八0年代,通過專利法以保障發明者的智慧財產,並在朝野勢力持續的溝通中於八0年代的中期成立專利局。子曰:鳳凰有翼聞舜樂而自來。美國的專利法在專利局的執行成效中,讓全美甚至全世界的人都急著把個人研究的成果拿到美國去註冊,並尋求資金的挹注,開發成果為世人分享共用。美利堅合眾國至今能安然的度過二次世界大戰,至今還能獨霸全球,這一舉措實乃影響深遠矣!

  聖經上說:一粒麥子放在桌上就只是一粒麥子。一粒麥子如果放在地上,那就是一株麥子。「知識」能否成為有用的工具,跟一粒麥子放在哪裡的道理是一樣的,讀了很多書而不會活用,那個人的學習本身就如同倉庫的道理一樣,堆的再多也只是倉庫。

  我們只要再用心一點看看好萊塢的電影情節中,只要有涉及片中人物是商業鉅子或富豪之家的宅邸,通常在鏡頭中都會看到一間貴不可言的書房,滿滿四面的櫥櫃中擺滿了各年代不同類型的書籍,讓觀賞電影的我們當下滿滿的一鼻子雅氣與書香。這全然不是導演匠氣的造作,它旨在說明一件事,大部分功成名就的富豪在拓建家業的時候,都把一間書房的放置視之為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它不是用來炫耀,它是用來獨處靜思的地方,它是在他碰到問題是解惑求知的所在,它是在他生命發展中遇到障礙尋求如何跨越困難的殿堂。

  換言之,這些在現實世界中縱橫俾闔的富豪,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電影劇作家樂於採編的模本,他們生活如此,工作中如此,他們大都熱愛閱讀渴望獲得知識,喜愛跟知識菁英交往,並嘗試與古文人神交,以獲得靈感與啟發;簡言之,如果只是約略認定”知識就是力量”,那就是太簡化知識與人與時空環境的關係。閱讀需要時間,所以更需具備心靈上的「耐性」,閱讀不需要特定的空間,但需要在對的時間如空暇之時,或心情愉悅的時候…,而閱讀也需要一個好的環境如不吵雜的地方,所以如果把知識看成是一粒麥子,那就必須適宜成長的季節把它放在適當的土壤之中,並用心的呵護與澆灌,在萌芽成長之後,再適度的剪葉裁枝而能自然融入…。

  卡內基從十六歲就在火車貨運業務上打工,他並無良好的教育基礎,做的就是粗活,能成為一代「鋼王」並非就只有靠努力而熱誠的幹勁,在不斷成長挑戰的過程中,他接近各類型領域,他想要獲得知識以充實自己,因為他是一個把目標設定的很清楚的人,一個對的人,在對的時間,對的環境做了對的事(策略),並有能力把事情做對(方向)。

  最終卡內基終於成就一方豪霸的鋼鐵事業!知識要成為力量需有歲月的淬鍊,學問有了,年齡不到位,有些話語一經說出便是輕浮;學問有了,傲氣足了,有些看法一旦出口,對的也變錯了;學問有了,世事歷練不足,說了也味如嚼蠟索然無趣…。急就章的現學現賣的知識,固然可以得一時譁眾取寵之效,但不知痛下苦功,窮究真理,也只是如韓非所言「書蠢」而已。

※本文節錄自高志斌教授文字書《人間三兩事》,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連結原址分享。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