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協同創新的發展趨勢

陳永隆博士

2007-08-10

  自1998年起,英國知識管理研究機構Teleos每年均會評選全球「最卓越知識企業」(Most Admired Knowledge Enterprise,簡稱MAKE),在八個評選指標中其一為「有效地創造出知識分享的環境」(Effectiveness in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of knowledge sharing)。但自2002年起,該指標已改為「創造協同知識分享的環境」(Creating an environment for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sharing),強調知識分享不應侷限於公司內部員工,還包括公司外部顧客及合作夥伴,此一現象亦指出協同合作(Collaboration)在知識經濟下的重要程度。

  《協同優勢》一書更清楚將協同合作與延伸企業(Extended enterprise)的觀念同時提出,該書認為:「在價值鏈上的一組廠商,以協同合作流程組成整合團隊,共同合作,而達成虛擬整合,就是延伸企業。」而書中所提及的虛擬整合(Virtual integration),是指生意夥伴的關係,就如同企業內部員工的關係一樣。

  根據維基百科全書(www.wikipedia.org)的定義,所謂「協同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進行知識工作的過程中,彼此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進行知識加值、相互學習。協同合作是一種典型的創新,彼此不一定需要領導,藉由權力下放與平等主義,甚至可以帶來更好的結果。」

  創新(Innovation)常常被拿來與創造力(Creativity)、點子(Idea)、發明(Invention)混為一談。有關創新的定義也有非常多學者提出不同的見解,根據維基百科全書的諸多定義中,其一指出:「創新是指將新的想法轉化成為對社會有具體影響力的流程。」因此,創新應該是要能將新的見解、想法與技術轉換為新穎的產品、流程與服務,並為股東創造新的價值、促動經濟成長,以及提升生活水準。

  舉例而言,在公司會議的進行過程中,常有許多同仁提出好點子,甚至絕妙的「鬼點子」,這些提出絕妙點子的同仁,我們可以稱他們是有創造力的人,因為他們提供了許多另類思考的方向。這些好點子經過公司篩選應用後,若能順利產出原型產品,或是先導試驗產品,並取得專利,我們便可以稱這些點子已經升級為發明。發明若能為商業活動所採用,或是變成人類生活的一部分,並為股東創造經濟價值,才可以稱之為創新。

  當「協同」與「創新」在知識經濟的軌道上相遇之後,逐步發展出一股新力量─「協同創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亦即跨國界、跨領域、跨產業、跨部門合作與知識創新。

  彼得•杜拉克(Drucker)在《下一個社會》一書中指出:「在知識型的社會,獨門科技已經少之又少,一種產業需要的知識逐漸來自其他完全不同的科技,而這個產業的人對這種科技經常完全不瞭解。」

  約翰森(Johansson)在其著作《梅迪奇效應》一書中也指出:「當我們跨入不同領域、不同學科、不同文化的交會點時,將會因結合現有的觀念而創造出大量的、突破性的新想法,產生交會點創新(Intersectional innovation),這種現象稱為『梅迪奇效應』‧‧‧而造成交會點創新的三個驅動力為:與其他領域的人交流;應用電腦資訊科技;跨科學領域的整合。」

  OECD在2004年的報告「Innovation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中提出創新驅動幫浦 (The innovation tank and four pumps)的觀念,文中假設創新是一台汽車,要讓創新汽車往前推進的四個汽油幫浦為:以科學為基礎的創新;使用者與執行者之間的協同合作;模組化的架構─創新過程自由,但創新結果統合;資訊與溝通科技的應用。更說明了在知識創新的過程中,科學、資訊、科技與跨組織/跨專業協同合作的重要性。

  近幾年,利用延伸企業概念,或是善用全球群眾智慧,而進行協同創新的成功案例已經不勝枚舉。日本豐田(TOYOTA)汽車將管理知識和共享知識成為日常工作與生活的一部分,不僅跟內部員工分享,還進一步和外部的顧客及合作夥伴分享,共同解決問題與提昇生產績效。

  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Google,將其工程師的創意原型產品,放在Google實驗室接受測試、檢驗。Google實驗室的成員,不是學歷多高或是科技能力多強的Google工程師,而是全球的網友。IBM在2006年下旬,啟動二次全球五萬名同仁,各利用72小時在網路上交換點子、激發創意的InnovationJam計畫,目前已過濾出二十幾套創新服務或產品,準備用一億美元來實現。

  僅有兩名全職員工的維基百科,啟動全球網友一起寫百科全書的計畫,目前資料量是擁有四千名專家的《大英百科全書》的七倍,瀏覽量是大英百科全書的一百倍,經過知名期刊《自然雜誌》的比較,內容的正確性,《大英百科全書》僅略勝維基百科。

  隨著第三代全球化(Globalization 3.0)與第二代網路(Web 2.0)崛起,個人的力量逐漸強大,群眾的智慧逐漸發揮。創新的能力與思考的技術,將取代資訊科技或人力資本,成為知識應用的新焦點。知識不再強調分享與加值而已,而是更積極的跨領域吸收新知,利用類比思考,發現更多創新思維、找出更多未來商機,因此,領悟知識、觸類旁通的能力將更具競爭力。

  當領悟的新知不斷產出,分享的文化達到一個臨界點後,人人都可以是知識創造者,知識專家將僅是眾多有擁有知識或經驗的專家群之一,加上日積月累的知識庫唾手可得,藏私型的知識專家將迅速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新優勢團體將是分享型、思考型與領悟型的專家,或分享型、學習型與協同型的群眾。


※本文節錄自陳永隆博士部落格<看見未來>,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

作者簡介:
陳永隆博士,一位橫跨工程、資訊與管理的跨領域實踐者,華人地區虛擬團隊組織與運作先鋒,也是管理雜誌2001~2007年華語500大企管講師。陳永隆博士擁有的是工程博士學位,1994年曾獲得中國工程師學會工程論文獎;後來轉戰資訊界,又在資訊界出版超過24本電腦著作;當全球進入知識經濟之際,陳博士現在又是台灣知識管理與協同創新的權威專家,同時也是國家文官培訓所知識管理特約講座,著有:《知識價值鏈》、《解開KM成功密碼---邁向KM 3.0》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