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佐成秦帝業的霸王之士

高志斌老師

2016-04-01

  一個很有作為的帝王,旁邊一定有很多能人異士協助他。古人說「廊廟之才」,要蓋一座大廟、一座王宮,「蓋非一木之支也」,光有一根樑柱是獨木難撐的!「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一件貂皮大衣,它所需求的貂皮豈僅只是一張而已?

  秦國的霸業也絕對不是一個秦始皇就夠了,成就霸業者必有王佐之才。所謂「雲從龍,風從虎」,股肱之才的多與寡和人才的質量,當然也是秦王朝在併吞六國一統六合的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一)李斯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年輕時候非常潦倒。

  史料記載,他當糧倉管理員的時候,有一天,看到老鼠對著他啾啾的叫,兩顆眼睛直逼李斯。李斯說:「廁所中的老鼠看到我,全部跑光光,倉庫中的老鼠見到我,不但不跑,還對我啾啾的叫。」他心生一念:「我如果當老鼠,我不要當廁所的老鼠,要當倉庫的老鼠。」

  李斯「當倉鼠」這個觀念,顯露出他在潦倒的時候已經有不為人下的志向。在為呂不韋門客編寫呂氏春秋之時,他已顯露出多樣而不凡的才能。

  當嬴政在下逐客論的當下(公元前237年),李斯冒死呈上一篇「諫逐客書」給嬴政,文章中提到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之無危不可得也。…」

  文章中,言簡意賅的把秦國富國強兵因素,具體而微的闡述清楚,沒有六國人才的幫助與襄贊之功,秦王國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局面。如果把非秦籍的外國人才驅逐出境,那秦將面臨何種困境將不言可喻,「求國之無危不可得」,文章表明把這些人才逐出國境而為六國所用,秦國的危機是迫在眉睫。

  嬴政閱讀這篇文章之後,「立即幡然悔悟」,立即廢止「逐客令」,並馬上派人追回已經踏上東歸之路的李斯。

  「認錯」是件不容易的事,嬴政能在當下立即糾正秦王廷的錯誤,並採取補救的措施,顯然在王廷之內,他已有一錘定音的實力。而且我們也看到嬴政理性思考的冷靜一面,如老鷹般銳利的眼神,那後面隱藏著一個善於分辨的大腦,嬴政做為日後千古一帝,此刻已顯露出非凡的氣魄。

  在輔佐嬴政掃平六國之後,李斯驕傲之心日重,嗜權之慾愈濃,不管是焚書坑儒或沙丘之變,李斯都參與其中,如果不是他晚節不保與趙高合謀殺死太子扶蘇,賜死大將蒙恬,秦王朝怎會如流星一般的,只有短短幾年便劃過那歷史的長空,最終李斯身死名毀為人不齒,也是持平之論。

【作者點評】
  司馬遷對李斯的評價非常高,說他「才堪比周公」。李斯如果能夠像周公那麼堅持理想或者價值標準,不但可能改變了他人生的下半場,相信整個秦王國的歷史都會改寫。所以古人常言,「德行如一」,是君子最高的準則。


※本文節錄自高志斌教授《莽莽蒼生之英雄本色——顧盼之間》,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