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今天的決心

高志斌老師

2021-04-07

  一位蘇格蘭哲學家卡萊爾寫了一句影響無數歐洲學子的一段二十七個字的話語:「我們的主要職責不是看遠處模糊的東西,而是做手邊清楚的工作。」

  人的優點是腦袋可以去做經驗的回溯,並把此回憶儲存且在做出結論時,能去對應好環境的變化,以作出適當的反應,亦即把過去的種種做為基礎,去為未來做準備。

  這是人類有別於其它物種的優點,在不同類型的人身上發展出各應其器的不同表現。廣義的說,樂觀的人對於過去不會有太多的眷戀,他們對於未來充滿信心,總信服古老的一句名言:船到橋頭自然直。

  困難總會有的,未來不可預測,人人皆有相似的情況,為明天還沒到來的困難,投注了太多憂慮的情緒,不只沒辦法讓今天的你過好日子,也會因為不好的今天,給可能有機會「改善不好」的明天帶來更大風險。

  不必憂慮並不是讓人不去思考明天的事情,能解決困難的人會盡可能的未雨綢繆,去為以後的可能做任何的準備,仔細的思量,用心的計劃,步步到位,但就是盡可能不去杞人憂天,或在無奈無助的情緒下做準備。為未來做最好的打算是集中一切力量及熱忱,把今天手頭上的工作做得盡如人意,哪怕只是一個細節都能做到滴水不漏。

  反之悲觀的人,除了緬懷自己光榮的過去,以安慰今日落拓的身影或不斷的埋怨出身的貧微,立足點的不平等,以便訴求如果萬一失敗,非肇因於自身的不努力,而是命運或運氣使然……。

  事實是樂觀的人不會永遠樂觀或一生順利;而悲觀的人也不應該永遠持續悲觀或一事無成。

  過去是快樂或悲傷,對於今天的你是一點意義都沒有,往前看去,明日近在眼前,可它未曾發生,把握現在,活在當下,我們只能一次活一天,在分分秒秒都在變化的時間長流之中,生命的意義,總是經驗的累積,但我們懂得太遲、太慢。迎得雲歸,又送雲別,人生總在路途上,有時過程的感受勝過結果的等待。

  但丁說:今天將永遠不會再天亮。「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沒有把今天過得充實的人,明天的理想再美,也不會發生,因為今天的憂慮已把未來的美好嚇跑了。

  所以應該下決心把過去和未來完全斷絕於今日的前後,逝者已矣,何必苦戀,來者可追,但渺若天涯,心境的真正平靜,來自於能接受任何最壞的結果……站穩今日,才可能在明天扭轉乾坤,倒下去的人通常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有多麼嚴重,而是因為過度憂愁,壓力會把自己弄得不成人形,憂形於色,從來不會有加分的可能,「可能」沒有意外的只存於樂觀且充滿活力自信的人之中。

※本文節錄自高志斌教授文字書《人間三兩事》,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連結原址分享。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