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思想與辯才的神奇組合

傅佩榮教授

2011-03-01

  司馬遷說他讀到《孟子》的第一篇的第一段話,亦即梁惠王問孟子「何以利吾國」,他就「廢書而嘆」。我與他正好相反,不但不把書本闔起,反而急著想知道孟子如何回答,接著,我的感受是驚喜連連,因為孟子的辯才無懈可擊,他的思想更是精微深刻,而辯才與思想結合起來所產生的氣勢,則為古今罕見。

  首先,孟子與當時手握大權的諸侯見面時,當然明白這些諸侯想要的是什麼,是富國強兵,是稱霸天下。結果,他所提供的卻是仁政。一個人怎能如此「對牛彈琴」而依然充滿自信呢?這就有賴於口才了。孟子的口才來自豐富的學識與人生經歷。他隨口引述《詩經》與《書經》,顯示超強的記憶力。因為這些資料是大家都接受的古代智慧,所以具有高度的說服力。光是背誦不算什麼,他還能靈活運用,把古典嵌入現實處境,讓諸侯無言以對,只能茫茫然地點頭認可。

  孟子的仁政並非純屬理論,而是要由經濟政策著手,對農業社會而言,百姓只要平安度日,得以養生送死無憾,然後加以適當的教育,提升人倫秩序的水平,國家自然上軌道。要推行仁政,國軍必須減輕賦稅,照顧百姓,或者就抓緊四個字:「與民偕樂」。君民同心,天下怎能不治?孟子反覆說明如何進行經濟改革,但是並未引起共鳴,因為若要與民偕樂,則諸侯首先就得放棄「作威作福」的各種特權,還需克制「好色、好勇、好貨」的無窮欲望,然後呢?再經常聽取孟子的教訓。

  孟子的教訓其實很好聽,因為十分生動。他實在喜歡說話。往往是國君提出一個問題,他就引申發揮為一篇演講,讓國君上了一課。孟子除了善於引述經典與史實之外,還有創造格言的超凡能力。耳熟能詳的就有「守望相助」、「出爾反爾」、「緣木求魚」、「左右逢源」、「操危慮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至於較長的句子更是所在多有,譬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無幼以及人之幼」。

  但是,孟子光是以辯才取勝的嗎?當然不是,他主要是靠圓熟的思想系統,他憑什麼再三強調「仁者無敵」?因為百性歸向仁者,是出於無法遏阻的天性。那麼,人的天性是什麼?他在與國君以外的學者辯論時,才有機會講明其中道理。不過,自古以來,大多數人都被《孟子》〈滕文公篇〉的第一句話誤導了。那就是:「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先看「言必稱堯舜」,這裡的「必」字當然是過於誇張了。事實上,孟子討論人性的幾個段落,並未特別提及堯舜。然後,他所道的「性善」,是人性「本」善嗎?這是個更大的問題了。

  孟子所說的是:人心有四端,從這四端引發、充擴、實踐之後,才有「仁、義、禮、智」這四種確定的「善」出現。因此,他一再使用「火之始燃,泉之始達」,「水無有不下」等比喻來描寫人性,意思是要肯定:人性是一種動態的力量。人只要真誠自覺(思則得之),立即發現行善的力量由內而發,要求自己行善。我稱此一說法為「人性向善」。把握這一點,才能明白孟子談修養、談養氣、談知言、談政治經濟、談治國平天下的一切理論。確立這一點,人生重心立即由外轉向內;人生價值也隨著主體而挺立,但是並不因而忽略「天」;人生快樂自然不待外求,並且可以清楚地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在解讀時,我刻意突顯孟子的人性論,因為這是他立論的基礎。有此基礎,則思想大廈可以安然建立,則儒家哲學可以形成圓滿系統。孟子繼承及發揚孔子的理想,可為貢獻至偉,值得我們感激與學習。


※本文節錄自傅佩榮教授《傅佩榮解讀孟子》,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