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霸凌之思

游乾桂老師

2012-07-18

  霸凌事件的新聞吵得沸沸揚揚,使人驚心不已,我冷眼旁聽各方意見,開始如坐針氈,惶恐不已。我先說一則有意思的故事,讓人反思:

  美國CNN電視台製作過一位米其林大廚師的故事,他將賺得的絕大部分的金錢,捐出來成立一個專門幫助青少年的基金會,名曰〈十五〉,意指十五歲的小孩,記者問他,何以是十五歲?他說青少年是成人的前沿,如果這個年紀找不著方向,或者沒有人願意提供方向,他們不被肯定,沒有立錐之地,就很容易誤入歧途了,他希望這個基金會,能替孩子找著優勢,給予肯定,成就有用之人。

  這些孩子之中,不乏有暴力傾向的霸凌者,卻一一被他的愛心收服了,成為社會裡的有用之人。事實上,他是廚師,並非心理學家,卻做出尤勝心理專家的專業決定,格外令人感動與佩服,他具備教育家的情懷,相信沒有救不了的孩子,而且願意用行動救贖,同時擁有地藏王菩薩的心腸,地獄不空,誓不成人。

  心理學上論及增強理論,分成正向增強與負向增強兩種,用成績、分數與一切大人喜歡的行為討好,並且得到肯定的,叫做正向增強,反之,用霸凌、偷竊、惡作劇等等引人注意的則是負向增強,兩者有處共通點,都在尋找認同感與成就感,霸凌的孩子最需要聆聽與引導 ,而非苛求與責罰。

  專家發現,霸凌者多數來自低成就與低社經地位的家庭,此語屬實的話,顯示一個事實,他的父母絕無教育處方,責任勢必落入更懂教育的人的身上,如果連這些人也不懂,或者放棄,那該怎麼辦?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雖是義務,也是責任,我稱它做行規,醫生有必要將病人的隱疾治好,園藝家有必賣我健朗的植株,售票表演的音樂家,有必要讓客人覺得物超所值,這就是行規。

  當老師遇上這類難題,直言無能為力時,就如同我們去餐廳用餐,主廚告訴客人,根本不會烹煮一道令人涶涎欲滴的佳餚,同樣弔詭?我一度這樣思考,是否老師可以花點時間,進修二十個心理學分呢?這樣一定有辦法更了解孩子,了解是一切的動能,千萬別孩子說成暴力小孩,也別把學校說成暴力學校,莫忘給老師們一個溫暖的掌聲,人人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有了同理心,問題才有望迎刃而解,對立是最傷神的難題。

  任何一種行為的背後都隱伏目的,它非體罰可以克盡全功的,我聽見有些教育工作者把霸凌歸因於零體罰,心都差點碎了,只想及體罰,根本是沒有辦法,或者不想再想其它更可行辦法的人。

  體罰與處罰根本兩回事,事實上從未有人主張零處罰,但不是體罰,它只怕容易扭曲人格,心生害怕,最後學會以暴制暴,這些結論早有實證研究佐證,加害者往往是以前的受害者,一個受害者,得了權利之後,將製造出為數更為眾多的受害者。

  而今的社會不是明證嗎?誰還覺得開車上路是放心的事,經常有一堆車的霸凌者,伺機找人麻煩,開快車,比中指,急煞車,我有理由相信,這些全是以前的受害者變身的。

  不體罰並不代表不理不睬,而是改用處罰,一種合理的行為結果,怒氣沖沖責打霸凌者叫體罰,讓加害者服務受害者三天,或者下課陪他去看醫生等等,則是處罰,兩者意義大不相同。

一味的只見缺點,並非好辦法,優點在那裡?

  任何人的身上都有優勢與劣勢,這是明確的義理,不可能有人全贏,有人全輸,沒人喜歡在噓聲中成長,人人期待掌聲,我最喜歡德國的教育制度,原因在此,他們主張每個人都不一樣,因為不一樣所以不必一樣,我可以成績輸人,但體育贏人,漫畫贏人,歌唱贏人,就能被肯定,擁有舞台。

  教育學上的比馬龍定律就是這麼說的,當你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孩子,他就成為什麼樣的人,根據這個理論,被看見了優點,就成了優點人,反之就是缺點人了。

我有很多缺點,但的的確確希望被看見優點,你呢?

  當然有可能遇見一種情形,連專家都束手無措的,嚴重到危及校園安全,那就非你我的事了,例如吸毒、販毒、劫虐等等,便該通報警察機構介入處理。


※請尊重著作權,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