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閱讀的快樂

傅佩榮教授

2012-09-30

  沒有壓力的事情,誰會長期做下去呢?我從開始求學起,就一直待在校園中,單單在台灣大學的年資都快四十年了。為了教書工作,我必須保持閱讀習慣。我對於這樣的壓力,其實是深感幸運的。

  由於從前的翻譯經驗,我的閱讀方式主要是「精讀」。翻譯就是最好的精讀訓練,我由此增強了英語能力,並且順利念完學位。回國之後,我的教學課題之一是儒家哲學,必須經常沈浸於孔子與孟子的作品中。這些古典資料究竟在說什麼。想要說什麼,能夠說什麼,以及應該是什麼意思?我幾乎每天都會碰到詮釋學的具體例子。

  於是,我從精讀轉而從事「經典解讀」的工作。這是我研究生涯的轉捩點。為什麼稱之為轉捩點?因為學術界對許多議題並無共識,學者各自在極小的領域中孤芳自賞,既不能開發經典中的微言大義,也無法貼近現實人生的具體需求。長此以往,經典難免被束諸高閣,而國人閱讀的材料與品質也不易得到提升。

  我首先從事的是《論語》的解讀。我按照詮釋學的四個步驟,閱讀了歷代將近四百家的注解,然後再以自己的西方哲學背景為憑藉,務求從「哲學」的角度去看待《論語》。所謂「哲學」的角度,就是要兼顧三點: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孔子既然聲明了「吾道一以貫之」。我們怎能忽略他的思想的系統性呢?孔子的為人處事頗具特色,背後的根據是什麼?一個人具有何種信念,才會肯定「殺身成仁」的價值?

  正如我所期待的,《論語》的解讀引起相當正面的迴響,至今已有數十萬人閱讀過了。我長期以來,主張孔子與孟子所肯定的人性論,並非大家常說的「人性本善」,而是「人性向善」。此一新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得到印證的機會。

  朋友們因為懂得了《論語》而感到快慰。於是,進而希望我以類似模式解讀《莊子》、《老子》、《孟子》、《易經》等古代哲學作品。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似乎沒有理由逃避。我的閱讀樂趣,已經由「獨樂樂」走向「眾樂樂」了。這些經典的解讀已先後付梓。關於《莊子》,我尤其覺得開心。我常說,自己從小所譯所寫的中文超過了七百萬字,直到撰寫《莊子》的解讀時,我才發現原來以前的準備工夫,都是為了眼前這一本書。讀者們的熱情回應,使我認為自己或許並沒有辜負莊子的曠世才華。換言之,《莊子》成為許多人手邊翻閱的經典,並且很容易像我一樣體會到閱讀的快樂。

  走筆至此,許多朋友或許想問:休閒閱讀是怎麼回事?休閒有兩種功能:一是打發時間,二是再創活力。打發時間,聽起來有些消極,但是看看每天的社會新聞,不少就是由於打發時間出了差錯,以致徒增各種煩惱。我以前常看金庸小說,正是打發時間的上品。後來對於蒙田、房龍等人的作品,也採取類似態度。

  至於再創活力,依然是「非經典莫屬」。前面提及那些儒家與道家的經典,固然可以助人回歸生命的原點,享受大師的智慧,而西方的經典也有類似的效果。我從小熟讀的聖經,其中的佳言名句時常浮現於心中。此時再度翻閱,更容易體察宗教家犀利的眼光與超凡的洞見。

  如果把生命中什麼是「必要的、需要的、重要的」加以分類,那麼閱讀當然不像吃飯或工作那樣是必要的。閱讀是從「需要的」邁向「重要的」之間不可或缺的橋樑。所謂需要,是指活到老學到老,否則枉費了人的理性功能;所謂重要,是指經由閱讀可以領悟個人的靈性生命,進而開始一項可貴的靈修過程。事實上,閱讀時靜下心來,那一剎那天地之間無事可以干擾,如果這樣還不能稱為快樂,人生豈不有些悲慘?


※請尊重著作權,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