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幫助自己成功的八個習慣

王時成老師

2011-02-09

史蒂芬•科維《從成功七習慣到卓越八習慣》

  人的一生成敗都由習慣造成,科維提出的七個成功習慣,相當有依據,若能身體力行,相信每個人的成功機會比一般習慣不好的人要大的多。

第一階段 小我的修煉

 習慣一:操之在我
  操之在我就是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為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為負責,並依據自己所信仰的原則及價值觀來決定言行,不受情緒干擾或一時環境刺激而做決定。能夠做到「操之在我」的人,相對較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習慣二:以終為始
  任何行為都以原來規劃好或已經選擇好的目標作為行動方針,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就不會浪費資源,浪費時間,而可以直達目標。

 習慣三:要事第一
  做事要分本末先後,次要的事不必擺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無論迫切性如何,個人與組織均針對要事而來,重點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順位。

第二階段 大我的修煉

 習慣四:雙贏思維
  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意,目的是創造人我之間更豐盛的機會、財富及資源,而非患不足的敵對式競爭。雙贏不是損人利己(贏輸),亦非損己利人(輸贏)。我們的工作夥伴要從互賴式的角度來思考(「我們」,而非「我」)。雙贏思維鼓勵我們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一種資訊、力量、認可及報酬的分享。

 習慣五:知彼解己
  當我們捨棄「希望你了解我」,改以「期待瞭解對方」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係。對方獲得瞭解後,會覺得受到尊重與認可,進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談,雙方對彼此的瞭解也就更流暢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兩者,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

 習慣六:集思廣益
  創造第三種選擇: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種遠勝過個人之見的辦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瞭解彼此,甚至是稱許彼此的歧異,欣賞對方解決問題及掌握機會的手法。

第三階段 均衡發展

 習慣七:不斷成長
  每一個人都應該在四個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會/情感、心智及心靈)中, 不斷提昇自己。第七習慣的提升將促進前面六個習慣的執行效率。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一種習慣,科維提出七個成功法則供大家據以實行。

第四階段 攀上生命品質的高峰

 習慣八:從「效能」邁向「卓越」
  科維在出版七個習慣之後的第十年提昇生命的經營層次到「自我對話-追求卓越」事實上生命有三個山峰等著我們攀爬,第一個低峰稱做「成功」,第二個中鋒稱做「傑出」,第三個高峰稱作「卓越」......孫越是台灣第一位終身義工,他不必擁有如郭台銘一般的財富,但是他的終身奉獻可以稱得上「卓越的生命」。林懷民對舞蹈藝術的執著,創辦雲門舞集,也是「卓越的生命」。成功的人追求「個人生命的效能」,卓越的人追求「對人群的貢獻」。


※請尊重著作權,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