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傅佩榮論語新解

傅佩榮教授

2009-11-10

  閱讀《論語》,可以認識孔子的思想。孔子是春秋時代末期的人,年代在公元前五五一年至四七九年。他的重要地位是因為開創了儒家學派,塑造了二千多年以來中國人的心靈特質與價值觀。

  《論語》雖是人人必讀,並且表面看來並不困難,但是真要明白孔子的學說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子有三千弟子,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但是他在〈憲問〉中公開說:「莫我知也夫!」意即:沒有人了解我啊!這表示他的及門弟子並未了解他的真正想法。

  孔子有什麼真正想法?他說:「吾道一以貫之。」他的人生觀有一個中心思想,可以貫穿起他的全部學說。這個中心思想是什麼?應該是「仁」。弟子多次請教什麼是仁,他的回答因材施教,結果反而讓人找不到標準答案。

  簡單說來,孔子一生的志業是「承禮啟仁」,要在禮壞樂崩的亂世中,重新為人類找到安身立命的途徑。以前的人要靠禮樂來安排生活,現在禮樂己經瓦解失效,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遵守規矩、行善避惡呢?答案是「仁」。「仁」所代表的是真誠與感通,由此產生自我要求的力量,要實現我與別人之間的適當關係。

  因此,「仁」有三層含意: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人之性是什麼?這裏涉及人是否真誠的問題,因為人是所有生物之中唯一「可能」不真誠的。人若不真誠,則他只是生物之一,只問利害而不講道義。反之,人若真誠,則內心會湧現一股力量,期許自己去行善。這稱為「人性向善」。善是什麼?儒家所肯定的是「孝悌忠信」等,這些善行無不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之實現」。由此可知,善必須落實於具體的行動,否則只是空想。

  換言之,「人之性」是「向善」;那麼「人之道」呢?是「擇善固執」,這在《中庸》二十章寫得明明白白。從向善到擇善,從性到道,這不正是《中庸》開篇所說的「率性之謂道」嗎?最後,「人之成」呢?當然是《大學》所說的「止於至善」了。這樣的理想境界不可能輕易達到,所以人生需要不斷修練。

  孔子本人就是最佳示範。他在〈述而〉中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他每天想的都是如何修德講學,改善及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他的努力可謂成果豐碩,從十五歲立志求學,再從三十歲開始,每十年就展現更高的層次,使人心生景仰。像這樣的人,確實是任何時代任何社會的人都可以列為典範的。

  閱讀《論語》就是以「孔子為師」。聽他教導學生時,聯想到自己也在蒙受啟迪。我們都是孔子課堂上的旁聽生,能夠聽懂多少,就看自己下了多少功夫了。可惜的是,《論語》是兩千多年前以文言文寫成的,我們今天在閱讀時難免出現障礙。即使閱讀沒有問題,我們還是會面臨孔子「莫我知也夫」的感嘆。本人作者研究中西哲學四十餘年,對《論語》的歷代註解與當代詮釋皆有所涉獵,深入探討書中一字一句,寫成《解讀論語》(立緒出版社),再以公開授課的方式講解其內容多次,然後金錄製成有聲書,以便於一般讀者參考學習。

  這部《新解》的特色是什麼?首先,是把原文譯為清楚的白話,使我們一聽就懂,其次,是以同情理解的方式,說明了孔子為什麼要這麼說,理由何在。然後,再探索這句話對於生活在今日社會的我們,有什麼樣的指引作用。經由這三個步驟,我們才能親切體會孔子的言行有何意義。在「以孔子為師」的同時,還須「與孔子為友」,讓他成為我們人生旅途上的良師益友。

  《論語》的內容太豐富了,我們在學習時務必收斂精神,用心傾聽。給自己這樣的機會,是善待自己的上策。聽完《論語新解》,人生又將是洋溢生機與充滿希望的。


※本文節錄自傅佩榮教授《傅佩榮論語新解》,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