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孟子其人其書

傅佩榮教授

2011-03-11

  關於孟子的生平,我們所知道的不多,主要的資料來自《孟子》一書。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到〈孟子荀卿列傳〉時,所根據的大概也只是這本三萬多字的書。

  司馬遷先「感嘆」一番,然後寫了一百多字的介紹。他說「孟軻,騶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這段介紹肯定了孟子是一位儒家學者。子思是孔子的孫子,而孟子受業子思之門人,因此從孔子到孟子是第五代。孟子先是「道既通」,所通的自然是「唐虞三代之德」以及「仲尼之意」;接著,他效法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認定自己肩負「木鐸」的使命,周遊列國,希望有機會「得君行道」。《孟子》一書所記載的,主要是他的言論與事蹟。從戰國時代的大趨勢看來,孟子的觀點顯然不切實際;從孟子的具體遭遇看來,連他自己也承認並未成功。但是他樹立了一個典型,使後代讀書人在敬佩與效法之餘,不免心生感嘆。

  司馬遷是歷史家,他的感嘆如下:「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曰:嗟呼!利,誠亂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異哉?」他在本文所謂的「夫子」,是指孔子;如此一來,孟子卻是秉持了孔子的原則,由於看清了利之為害,就大力宣揚仁義。如果讀到「梁惠王」這一問就要「廢書而嘆」,那麼大概很難念完《孟子》全書了。

  《孟子》一書共有七篇,每篇再分上下,所以在編排序號上,就有十四個部分了。篇名分別是: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前六篇皆以人名為篇名,取自各該篇開頭的人物,只有〈盡心篇〉例外。那麼,這本書是如何寫成的?

  如果是孟子親自執筆,那麼他的學生,如公都子、屋廬子、樂正子、徐子,為什麼會稱「子」呢?「子」是對男子的尊稱,用於前輩、老師身上,或客套之時,孟子沒有理由對這些學生一再稱「子」。其次,古代諸侯的諡號是死後才定的,那麼,像梁襄王、齊宣王都是比孟子晚死的,孟子怎麼可能知道他們的諡號呢?這兩個問題並不難回答,就是:孟子完成了《孟子》一書的主要內容,在他過世之後,學生萬章、公孫丑等人再加以修訂出版,所以會有上述兩點情況出現。

  關於孟子的生平年代,至今無定論,一般認為是在公元前三七二至二八九年之間,亦即戰國時代(公元前四七五至二二一年)的中期。當時存在的還有二十國左右,其中七國爭雄,都是兼併天下。合縱連橫的謀略大為盛行,而孟子依然以自信的口吻說:「仁者無敵。」由於沒有一位國君可以做到仁者,所以孟子的理論也無法獲得驗證。但是,光是憑著他與梁惠王(亦即魏惠王)與齊宣王這兩位大國君主的對話,能讓他們時而驚喜、時而沮喪、時而憤怒、時而盼望,雖然最後沒有產生重大成效,也足以流芳千古了。

  活在亂世之中,孟子的一些小故事並無確切的證據,譬如,他小時候,母親擔心他受環境而影響「三遷」;他念書不用心,母親就「斷機杼」;以及,母親不允許他為小事而休妻等。聖賢身邊總是環繞一些具有積極意味的故事,不過,對孟子來說,能夠學習孔子之道,溫故而知新,加以發揚及應用,進而著書立說,自成一家之言,以實至名歸的方式被尊奉為亞聖,或許這才是值得一爭的千秋啊!


※本文節錄自傅佩榮教授《傅佩榮解讀孟子》,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