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哲學與人生

傅佩榮教授

2008-04-10

  「沒有哲學,人生是盲目的;離開人生,哲學是空洞的。」我在台灣大學教一門通識課程,課名就是「哲學與人生」,二十餘年來,選課的學生超過萬人,校園網站評價為最優。我也因此在台大三度獲得教學優良獎,教育部頒給教學特優獎,以及民生報評選為校園熱門教授。

  「哲學」的原意是愛好智慧,誰不希望親近智慧?但是在作任何決定之前,首先要澄清概念,不然難免混淆主觀意願與客觀情勢,或者自以為是而得不到別人的認同。「智慧」異於資訊與知識,它是對人生經驗作全面的反省,以求得到完整而根本理解,進而建立一套價值觀,可以指引現實生活,評估文化生態。

  正是因為如此,哲學家的見解往往顯示高度的統合性,常用「一言以蔽之」來說明人生的複雜問題。譬如,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老子說:「功成身退,天之道。」對於人性與天道這麼廣泛的題材,哲學家卻要言不煩,一語中的。我們若要充分理解他們的意思,恐怕要花上大半輩子的時間。西方哲學家不也是類似嗎?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海德格說:「人是走向死亡的存有者。」這一類的格言可謂層出不窮,常能發人深省。

  那麼,像「哲學與人生」這樣的一門課,應該如何規劃內容呢?在大致介紹「哲學」的學科特色之後,首先要談「思想方法」。我選擇四個重點:邏輯是研究運思的規則,語言分析是強調表達的效應,現象學提供了分辨事物本質所需要的策略,詮釋學則教我們閱讀的具體方法。哲學「從經驗出發,但不可止於經驗」,它還須深入到經驗背後,找出「先驗條件」,亦即先於經驗並做為經驗之基礎者。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而是「什麼條件或因素」使這些事得以發生。不去思索先驗條件,則人生難免於原地打轉或重蹈覆轍。

  接著,再由西方傳統來說明此理,我選擇的題材依序是「人性的真相」、「神話與悲劇」、「蘇格拉底」、「存在主義」、「荒謬之超越」。為何先談西方?因為它有清晰的概念、明確的線索,發展的規律,以及它對今日世界仍有主導的力量。不先了解西方,又如何可能適切認識自己?台灣的哲學界大都是「以西方為主,以中國為輔」,並且中西雙方的想法不太交往流通。為此,我的課程設計特別安排了三節,主題是:「中國哲學的特質」、「儒家的風格」、「道家的智慧」。正是因為加了這一部份,許多學生可以在對照比較的觀點下,知己知彼,建立不卑不亢的心態。

  對中西兩大傳統都有了初步認識之後,我再集中焦點於四個問題:「藝術與審美」、「宗教與永恆」、「教育與自我」,以及「文化的視野」。從哲學的角度來探討這些與我們的心靈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在深度、廣度與高度上,自然有其特色。哲學的角度不是別的,就是盡量留意「整體而根本」的要求;而人生最大的憂慮,不正是困陷於此時此地的瑣碎事物中,以致疏忽或遺忘了整體而根本的生命藍圖嗎?試問:誰不需要藝術?誰不嚮往宗教?誰不關心教育?誰不希望文化的陶冶可以充實生活的內涵,提升生命的層次?方東美先生喜歡引述羅馬哲學家西塞羅的一句話,就是:「哲學!人生之導師,至善之良友,罪惡之勁敵,如果沒有你,人生又值得什麼?」

  容我再說一次,哲學是愛好智慧,因此它要求開放心胸,接受一切經驗,再作合理省思,總要推敲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人生的奧秘也許就在這樣的求知態度與實踐熱忱中,不斷呈現出來。當學生問我「人生有何意義」時,我的回答是:「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你可以不斷詢問『人生有何意義』!」我的回答不是取巧或迴避,而是真誠與務實的。「哲學與人生」出版成書之後,在台灣(天下文化出版)與大陸都受到不少讀者的歡迎,因為愛智是人的天性。至於上課原音重現的CD版,則由清涼音文化公司發行,也在此一併推薦給愛智的朋友們。


※本文節錄自傅佩榮教授《哲學與人生》,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