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領導心靈,給人信心

陳怡安教授

2009-07-10

  生命玄妙地含藏了兩股力量,一為實存的,一為本質的。前者像泅游於逆流,必奮力而後能上進;後者像教練,肯定了你的潛能,激發它,開展它,讓你事事成就。前者常令你挫折、無助、懷疑、徬徨,後者點化你、照應你、慰撫你,讓你明白「死於安樂,生於憂患」的智慧。不經前者的淬煉,便不會有後者的實現。

  我上小學的年代,可真是「少也賤」,故得多做「鄙事」。不但每天得爬上離住家不遠的山坡地相思樹林間折取乾枝,以為炊柴,還要「起灶」生火煮飯。貧窮人家首要關懷的,莫過於「顧三餐」。三餐有無著落,常是我那時的焦慮,前途會是什麼,惘然。

  有天傍晚,母親看我架柴生火,說了句:「怡安,我看你以後多少會有『出脫』(台語,意謂有出息),因為我看你架柴懂得留空間。」此生至今,回顧起來,經歷好幾次的「不確定」,也遇過多次困難的抉擇,「留空間」的確幫我出脫困境,突破徬徨,具足信心。

  從對人類有過大貢獻的典範人物故事裡,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們那顛沛流離的厄逆情境。他們飽嘗寂寞、孤獨、無助、無奈和羞辱,經歷山窮水盡的絕望後,那令他們貞定不移的價值,綻現柳暗花明的氣象。他們淬礪出的人格,給在逆境中力爭上游的人信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在菲律賓遭日軍空前危難,在百般無奈下,不得已逃離菲律賓以待來日,臨走前對聯軍同袍誓言:「我將回來。」數月後,麥克阿瑟重登菲律賓沙灘,握著通訊電話,雨中傳訊給大夥:「我已回來!」昂揚的士氣逆轉為勝,不久便接受日本投降。

  給人信心,不是無視實存的徬徨、無助、無奈、寂寞和孤獨,而是感同身受此等幽暗的實在,透過接納和面對,讓生命的本質,呈現出來。

  多年前有一個原住民,胼手胝足在山坡上築好一間房屋,一日回來,竟見家園遭祝融所毀,數日後,鄰人見他手持木棍在灰燼中攪翻尋覓,突然,一聲驚喜吼叫,「我找到了!」是一把斧頭,「我又可用此斧頭砍伐木材,重造家園!」給人信心,猶似在人生的灰燼中,助人找到他的斧頭!


※本文節錄自陳怡安教授《人間福報》專欄文章,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

精選 陳怡安 出版作品

智慧圓成系列

人生三關系列

經典與領導系列

影響深層人性(二)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