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Back

行深與照見---深耕生命智慧的行程

陳怡安教授

2013-01-10

孔子讚嘆顏回說他『不貳過,不怨天,不尤人。』

  能不貳過,必先能全然無防衛地看見、承認和接納自己所患的過。經知過悔過的深度反思,立定決心不再重複此過,於是生命便有所精進。這也正是孔子揭示的『修己以敬』的基本功夫。孔夫子所以被尊稱為至聖先師,不是他不患過,而是能承受人的指錯,不間斷修己,即使要誨人、立人、達人,也得從根本的修己省思起:『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也。

  我們常人在遭失敗、逢無常、處困頓、遇挫折時,則多傾向找理由、尋藉口、搜原因,把一切厄逆的遭遇,或顯或隱地向外歸罪,不是怨天,就是尤人。極盡能事,讓人相信自己的無辜或被害。但一切的自我贖罪的努力,只會更深地戕害自己的良心,摧毀自我生命最深層的價值存在。王陽明說他經百死千難悟得一道理,一語把它說破:『致良知』而已。良知是人活在天地的莊嚴和真自由的根據。宋儒陸象山說:『我雖不識一個大字,也當堂堂正正還我一個人來。』堂正做人,良心自覺,不就是孟子所體悟而示後人的『盡心、知性、知天』的慧解!

  外在的社會環境,不論是那一時代,哪有只許順遂不可厄逆的。順遂的人,易貢高傲慢,自以為是,遇厄逆則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總徘徊在外傾外向的批判,而獨遺漏自省自問該負什麼責任,能承擔何許貢獻。中世紀大思想家艾克哈(Meister Eckhart,1260-1327)曾清楚地點出生命智慧深耕的四大路徑,每一路徑無不都是上天給人的禮物,以慶賀生命的聖性。

第一徑即是正順的存在本身,〔via positiva〕。
  用基督教的信仰語辭:『人是依上帝的形象而塑,擁有上帝的氣息。』這不正也回應了『人身難得,如今已得』的喜訊,也可連結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我尊重和自我肯定。所以人遇順遂的情境時,不可視之為當然而無視上天給人的原善恩惠,要好好地在感恩之餘,湧泉回報給周遭,設法從事利人天的事。

第二徑則是黑暗的厄逆境,〔via negativa〕。
  所謂『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生人世的無常本隨侍在側,人太易耽溺在表面的亮麗處,如好景氣的繁榮,有錢有權有財有勢時,常見不到一切的外求外緣,不是永可憑依的真相。無常與厄逆的臨在,正是淬煉和洗滌生命價值的反面恩典。如孔子困於陳蔡,可說全然的潦倒困惑,弟子子路遇此情境,竟然情緒高漲以怨尤的口氣質問孔子:『跟隨了你老這麼長久,君子也要遭遇如此窘窮之境?』孔子心平氣和地回道:『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固窮,便是守得住或可以與厄逆黑暗的逆境為友,相濡以沫,以砥礪更深層的生命智慧。

第三徑稱之為創造境,〔via creativa〕。
  人生的自我實現,即是不間斷地釋放自己的創造力。尤其遇困境,逢問題,此情此境即是創造的母親,人類大歷史的行程,無不是歷歷在繪的創造過程,請也想想你我活到此時此刻,我們不也正見證著這條走過來的行徑?設若看不到,不是沒有,只怕我們沒珍惜地去點數來時路克服困境後所留下的珍寶。此時代的人的共同氣息似謂之『忙』也,沒時間內看自己,沒時間探求深度,沒時間多一層深一層去理解究竟。西班牙哲人Otega說得好:『只有找到真正的問題,才能尋得真正的解決。』看現象背後的問題,解構問題的癥結,是創造力也是自我實現的撫慰。

第四徑叫轉化徑〔Via Transformativa〕。
  印度詩人泰戈爾寫道:『靈魂的永遠自由,存在於愛之中;偉大的東西,存在於細微之中;無限是從形態的羈絆中發現的。』心有慈悲,變易可以視為無常的恩典,恰如人生有四季,每一季無不含天啟的天德,春天的萬紫千紅,夏日的烈陽熱情,秋節的超越清朗,冬時的松柏長青,一切的發生沒有不好,皆可有其蘊含的善意,人若能與大愛、大慈、大悲為友,人人可以都是阿信的生命版本。

  外在的發生,正需我們做內在的自省,而觀自在菩薩因"行深"而後可以"照見"般若,你我亦當如是。


※本文節錄自陳怡安教授《人間福報》專欄文章,文章版權所有,但歡迎分享連結原址。未經清涼音及作者之同意,請勿轉載或轉寄。

精選 陳怡安 出版作品

智慧圓成系列

人生三關系列

經典與領導系列

影響深層人性(二)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