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幾億華夏子孫中, 能成為曾仕強教授的學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十幾年前,在清華大學的課堂上,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曾教授講述胡雪巖。用現在最時髦的話說,我刹那間被"鎮"住了!在曾教授的剖析之下,胡雪巖經商的柔軟身段和高明手段,伴隨起承轉合的劇情,活靈活現地躍然眼前。 ...
文化只能交流,不可能融合。這是美國歷經兩個多世紀的心血,才獲得證明的事實。現代生物科學家更進一步證實,物種必須多樣化,才能夠生生不息。人類當然不能例外,文化不能全球一致,否則人類即將滅絕。 風水輪流轉,有時東方壓倒西方,有時西方高於東方。互相激盪,彼此鼓勵,相反相成,隨時調整。東西方必 ...
9月27日,孔子誕辰紀念日前夕。 雲淡天高,風日晴好,秋意正濃。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臺灣大學著名學者、《百家講壇》主講嘉賓傅佩榮教授走進張店做客"黃桑講壇",開講"儒家的教育理想"。山東廣播電視臺《新杏壇》欄目組十餘人也來到現場,進行全程錄製。 ...
從「學則不固」到「擇善固執」?年輕慎擇師,慎始能善終。 二、三十年前在台灣,甚至全世界是美國式、日本式管理最興盛的時代,在當時很多人不看好的情況下,曾仕強教授卻如同中流砥柱在推廣「中國式管理」,時任的總經理的楊智雄,由於重要大客戶也是現在股票上市公司的葉總經理向他推薦:「曾仕強教授的講座、 ...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唐詩,是唐高宗時期陳子昂的著名詩作。陳子昂出生在四川,因為家境富裕,年輕時不太用功,直到18歲才頓悟,開始奮發讀書,因為天資聰穎才華出眾,所以進步神速。 在家人的支助下,陳子昂到長安城求發展,當時唐朝首都長安 ...
有則故事,像鏤刻的畫,嵌在我心數十年。它出自基督教經典路加福音(10:38-40)。有一天,耶穌帶了一群人來到某村莊的一對姊妹家。大姐馬大為了招呼來客,一個人忙進忙出,忙得團團轉。妹妹瑪利亞卻悠哉自如地坐在耶穌的跟前聆聽他的『開示』。不一會兒,姊姊氣沖沖的跑來跟耶穌告狀:『我的主啊,難道你不在乎 ...